餐饮品牌如何摆脱盛衰魔咒?成为美食地标
今晚去吃上海龙虾界的老品牌福茂小龙虾。
在我做龙虾之前,福茂在上海已经有18家分店了,很有名。
有一位广州富二代,每个周末都会从广州飞到上海去吃福茂的小龙虾。
做完之后,我立马飞回来,还打算花500万在广州城开一家店。
当然,最后我还是放弃了。
后来,下满堂在上海崛起,品牌知名度一度超过福茂。
几年后,上海最知名的品牌成了胡小胖。
因为很少来上海,也不关注这些品牌,所以不太关注。
我对中国的发展变化了解不多。
昨晚包哥和Tommy带我去了上海小胖,今晚我一个人去了福茂。
对比两者,加上我在成都看到的案例,我有一些感受。
,为本博客做出了贡献。
上海小胖的价格是按份出售的。
如果换算成的话,最便宜的是78元一斤。
龙虾的大小和我们成都常见的虾差不多,也就5、6块钱。
在上海,我觉得这个价格还是比较合理的,但是今晚我在福茂吃的小龙虾价格却高得离谱。
一只价值3、4块钱的龙虾,换算成两,实际上要100多块钱一斤。
我一边吃着,一边想,是不是当年的福茂是上海唯一的,后来被下满堂彻底超越了,后来又被上海小胖这样的后辈超越了,站不起来了。
这和他们的定价机制有关吗?我可以想象福茂的老板在想什么。
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,他为什么不制定相应的市场反应机制呢?想到这里,我就想到了一个我一直想写的话题。
成都不仅是全国知名的美食之都,也是全国餐饮竞争最激烈的战场。
在我看来,成都餐饮的竞争远远超过北上广深。
为什么?由于这四个城市都有大量的外来人口,对食材和口味的需求多样化,各地的各种形式的餐饮都有各自的生存机会,但成都的情况并非如此。
来成都的外国朋友可以关注一下。
在成都的大街小巷里很难见到其他地方的餐馆了。
无论是国内菜系,还是外国菜系,在成都餐饮市场中所占的比例都是微不足道的。
在成都,甚至整个四川,四川餐饮人都在与自己较劲。
这是四川餐饮与其他地方餐饮最大的区别。
这样做的后果就是,当某个东西流行起来的时候,就会成为众矢之的,受到同行的疯狂追随。
当时,重庆烤鸡风靡成都,几个月之内就遍布大街小巷;耙泥鳅开始流行,但结果却不同。
类似于妹妹弟弟的泥鳅店开始疯狂涌现;后来,鱼开始流行,商店遍布全城。
后来的火鸡、龙虾、火锅,还有去年开始火起来的烤串,都是这样的。
由于这种疯狂的跟风现象,某种产品的生命力被人为地缩短了。
一般情况下,一款产品原本有5年的生命力,但由于全城跟风开店,很容易造成消费者视觉和食欲疲劳。
结果只流行了两年就开始没落了。
它遇到了一些特色和口味不足的产品,甚至不到一年就耗尽了所有的势能,比如柴火火鸡。
因此,面对激烈的跟风和同质化竞争,很多产品都变得昙花一现。
经营这些产品的商家总是担心自己的产品什么时候会过时。
为此,出现了很多人。
不良餐饮现象:这是大家看到、想到的浮躁现象——既然你不知道自己的品类什么时候会过时,那还不如尽快赚够钱。
在成都,有一个品牌近年来非常火爆。
我想它是成都唯一逃脱餐饮魔咒的品牌。
他们家已经成为成都餐饮的代表。
店内就餐的70%以上都是游客,而且游客比例还在不断上升。
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,他们就有机会实现餐饮的最高境界:脱离当地消费市场。
如果一家餐厅能够脱离当地的消费市场,完全依靠游客来支撑其生意,那将是一个非常有名的餐饮景点。
之所以说是餐饮最高水平,是因为全国范围内能达到这个水平的餐厅很少。
你不妨统计一下,现在有哪些餐厅达到了这个水平?都是品类代表,都是全聚德这样的老店。
在龙虾行业,北京的胡达也达到了这个水平。
去年9月20日我去北京开会。
其他所有的龙虾店,无论夏季生意多好,秋冬生意都非常糟糕。
结果只有胡大一个人在排队,排队的地方有400多个,但是我在北京的朋友都不去胡大吃饭,他们的朋友也不去吃饭。
为什么?说他们家是给游客吃饭的。
所以,即使当地人对你的餐厅嗤之以鼻,只要你成为了当地的美食代表,成为了这座城市的地标美食,无论你的口味有多差,排队有多严重,服务有多差,都不要别担心,到达这里并不容易。
来到这里的游客依然会前来一探究竟。
即使他们在抱怨,他们仍然可以有“我来过”的精神。
四川作为全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,年游客吞吐量超过2亿人次。
成都作为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美食之都,在上述超级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。
美食地标,说实话,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。
成都很多餐饮品牌这些年赚了不少钱,但还没有一个品牌达到旅游景点的水平。
这个新崛起的品牌出人意料地在短短几年内就达到了这个水平。
店里的游客比例越来越高,而本地顾客却越来越少。
名气也越来越大。
按照正常逻辑,如果我是这个品牌的老板,我肯定会再次强化“美食地标”和“餐饮景点”这两个概念,然后我就可以借此摆脱盛衰魔咒,继续做下去。
繁荣。
下去。
但这家公司热衷于特许经营并在全国各地开设分支机构。
这与餐饮景点的路径完全相反。
这很简单。
如果成都、北京都有分店,那么不管味道好不好,以后只要在成都吃到胡大的美食,再去北京旅游,就不用花几个小时了跑去胡大总部排队:好吃的不用去,不好吃的更不用去。
同样的道理,作为一个地标性的食品品牌,如果它在全国范围内开店,它的地标地位也会被严重削弱,因为它本来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企业,可以完全依靠外国游客来支持其可持续性。
结果会怎样呢?全国各地的消费者即使不来成都也能轻松吃到它之后,当他们再次来到成都时,就不再有“吃它”的决心,这条路就会变相被堵死。
我曾经想过,为什么这个品牌在有能力成为餐饮景点、美食地标的情况下,不坚守这条路、不放手,而是转身疯狂进行特许经营?很有可能是因为之前的原因:就是这个品牌的股东看到成都餐饮每隔几年就有新的业务,他们可能会担心自己和其他品牌一样,几年后就会被其他后来者取代。
压下去。
在成都,因为没有这样的先例,几乎所有品牌都在经历着曾经辉煌,几年后就被后来者超越的境遇。
这就是造就这个品牌的股东和团队的原因吗?我对自己品牌的可持续发展也没有绝对的信心,所以最终选择满足于最大的利润阶段?我不知道,我只是有这个猜测。
当然,纯粹从业务和利润的角度来看,在红利期安然无恙是最明智的选择,但从品牌角度或者餐饮发展角度来看,似乎有点遗憾。
在成都,从过去到现在,从来不缺赚钱的餐饮品牌,更不缺赚大钱的餐饮老板,但成都一直缺乏美食地标,更缺乏餐饮景点。
所以,在我看来,它已经达到了一个餐饮景点的水准了。
最终不是因为竞争对手,而是因为自身的战略思维,导致门店遍布全国,导致自身客户群被削弱。
久而久之,“美食地标”、“美食景点”也失去了被别人朝圣的光环,最终回归到依托当地市场,再次陷入数年盛衰的魔咒。
在餐饮行业,生意不好的时候,每个人都梦想着生意好起来;当生意好起来的时候,老板们总是担心有一天生意会下滑。
这是所有餐饮行业老板的噩梦,也是所有餐饮同仁的噩梦。
为此,很多老板都会做出各种努力来预防品牌出现问题,希望保持品牌的可持续发展。
结果呢?一些预防措施会加速品牌的衰落。
比如,当你看到竞争对手的数量,遇到走性价比路线的竞争对手时,你可以通过降价或者提供折扣来赢得老顾客的情感支持。
但您担心降价后利润会减少,所以决定不这样做。
如果你认为自己能多做就降低价格,尝试多做,结果可能是老客户被性价比极高的新客户吸引走。
福茂也是这样吗?比如,它原本是一个餐饮景点,完全可以依靠游客在餐饮市场上永久立足。
但由于看到周边品牌的轮换和更替,它担心自己的品牌无法持续,于是开始特许经营,在全国各地开设分店,以防止品牌恶化。
下山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。
结果如何?虽然赚到了钱,但是对品牌后续势能的影响也被加剧,变相斩断了自己品牌的可持续性。
这是我一直以来非常后悔的事情。
本来有机会成为成都唯一的美食地标和餐饮景点,而且也已经达到了这个程度。
结果……我曾经对身边的几个朋友说,这个品牌他们已经逃过了兴衰魔咒。
放眼成都餐饮市场,除了自己,没有其他竞争对手可以打败他们。
如果最后真的败给了自己,那就太可惜了。
在成都这样竞争异常激烈的餐饮市场环境下,如果想要彻底脱离本地市场,只依靠游客生意生存,除了春熙路、中总路、福禄路的老字号餐馆之外,就是新式餐饮确实很难实现。
这根本不是钱的问题,而是历史机遇的问题。
所以,餐饮业才如此精彩。
不知道什么时候机会才会出现。
很多朋友抓住了这个机会,立刻就出名了。
在后续的发展中,他们会面临各种决策,需要做出各种选择。
本来,我们的很多措施和努力都是为了防止自主品牌的衰落。
我们希望这些举措和努力能够保持品牌常青的根基。
结果是什么?反而火上浇油,成为加速品牌衰落的原因。
从这个角度来说,这不正是我主动制造的“噩梦成真”吗?本文作者姜轶(:cdzh56),专栏作家;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姓名和“来源:”;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,并不代表赞同或支持观点。
本文到此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