餐厅老板的微信营销
餐厅老板的微信营销 餐饮管理 2013 年 9 月 17 日 写下这些话时,我正在成都双流机场。
不靠谱的国航给了老贼一点自己的空间,有时间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这次成都之行的小收获,这是关于一个传统餐厅老板的移动互联网梦想。
我认识这个老板是因为朋友请我帮忙指导他们公司的微信运营。
我对这个品牌的了解仅限于它是最早拥有微信会员卡的公司之一。
我觉得这个牌子是成都最好的。
目前连锁火锅店已有30余家。
没有什么特别的。
这是一个再传统不过的线下餐饮行业。
它依靠微生活特权中寻找附近人的功能来吸引粉丝。
每天群里发布的内容和其他账号是一样的。
挂羊头卖狗肉,主要是为了营销。
说实话,我并没有太认真地对待这次交流。
我固有的思维已经影响了我的判断。
但几句闲聊之后,我就收起了冷漠。
这位年轻的老板也算是我吧。
我遇到过一个对传统行业互联网化转型有深刻思考的人。
两人的交流收获颇多,我不敢独家列出他们的观点,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。
停止微博运营:公司自今年1月起已停止微博运营。
不仅微博活跃度下降,更重要的是,微博上的事件营销只图好看,没有带来任何好处。
来的粉丝不是目标用户,实际转化很低,用户留存很差。
微信公众平台在这方面更适合线下企业,其关注的用户大多是非常精准的已购买客户。
专注微信运营:该公司曾经是通卡的大客户。
通卡被腾讯收购后创办微生活,自然成为第一批入驻的企业。
同时,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也受到了微生活的影响。
总体而言,该概念侧重于客户管理而不是疯狂营销。
利用微信掌控自己的忠实客户群是重中之重。
人人都是自媒体:鼓励员工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与客户互动,并有内部奖励机制推动落实。
我们甚至考虑在每个服务员胸前印上个人微信二维码,方便顾客上门。
扫描并努力打造一批店内专家员工,直接影响消费群体,从而引入新客户,提升整体品牌价值。
寻找契合定位的渠道:品牌目前有两个子品牌,分别对应两组消费水平。
因此,宣传推广渠道的选择也不同。
高端的放在微信公众平台,低端的放在微信公众平台。
在手Q和空间上,操作思路和方式也会有不同的调整。
自建管理平台:传统餐饮企业不能过多依赖第三方技术平台,否则就会被平台绑架。
因此,该公司早在2011年就停止使用通卡的系统,并建立了自己的ERP系统。
进行数据积累和管理,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,也尝试微信公众平台上的一些开发,比如微信点餐系统(据说是受到我教程的启发……)。
APP取代充值卡:对于企业是否应该做自己的APP,我之前的看法是不做,因为浪费人、浪费钱,用处不大,但这次交流让我有了新的看法。
该品牌正在开发自己的APP。
想法是用APP来代替充值会员卡。
会员可以使用APP进行支付,享受更多折扣,甚至可以远程为别人付款……就像招商银行的网上银行一样,它已经成为一种工具。
,也许用户每个月只会打开一次,但只要你有钱,你就会下载、安装、使用,并且不会轻易卸载。
先外包产品,再投资:APP开发不是由大型外包开发公司完成,而是由刚刚创业的小工作室完成。
做出这个选择的第一个原因是这个小团队充满激情、有创造力、不公式化。
,二是考虑产品未来的发展。
如果产品可行,有机会做大,可以直接收购外包团队。
提供多元化服务:顾客一年365天都吃不到火锅。
联合歌诗达、许留山、奶奶家等消费群体相对重叠的餐饮品牌,为会员提供多方位、多元化的服务和折扣。
它将极大丰富自己的餐饮生态系统,也可能成为一个餐饮平台。
从线下到线上的O2O:餐饮企业如果只做线上到线下的流量引流,是不可靠的,成本也会越来越高。
他们必须找到方法将线下客户引入自己的在线平台。
可以尝试的路径是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打折,一种低门槛的进入方式。
首先吸引一批普通会员,然后发展愿意购买充值卡的忠实会员,而这些客户必须下载并使用APP。
以上观点可供一些连锁传统餐饮企业参考。
当然,理解力和执行力会影响最终的结果,这是一条比较漫长的路,但长远来看将有可能完成传统企业互联网化的逆转。
攻击。
最后,本次交流暴露了传统企业与互联网融合的相关问题。
微信会员卡为什么还没开发出来?虽然微信会员卡的概念很好,也确实给了企业控制和管理客户的机会,但传统企业担心长期来看,数据会掌握在第三方手中,存在风险。
此外,对于会员储值卡,企业更是不愿意。
没有哪个传统公司愿意把钱放到第三方平台上。
传统企业转型为何如此困难?我遇到过,大多数转型困难的企业,执行者比老板看得更清楚、想得更清楚,但就是推不动。
在这家火锅连锁店,情况恰恰相反。
老板比执行者更好。
在互联网方面,他的方向感更好,在他掌舵时,下属的执行力也顺畅很多。
所以,对传统企业老板的洗脑工作一定要加强,但不要傻傻地听微信月入百万的课程。
它只会让你的大脑变得更加混乱。
餐饮企业能否利用互联网思维做大?这位老板对煎饼和牛腩的故事也颇为熟悉,但他却有不同的看法。
个人品牌创立的自媒体餐饮公司如何实现规模化?毕竟一旦开始经营连锁,我们就得面临采购、物流、厨房、服务等方面的标准化问题,而如何保证创始人的持久创新也是一个问题。
传统企业缺乏数据分析和管理能力。
传统企业从来不缺数据。
各种 ERP 和 CRM 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,但如何查看和使用它们却很少清楚。
所以,无论是做内容营销还是做产品服务,很多人只是闭门猜测顾客喜欢什么……所以是准确的。
营销只能是一句空话。
传统企业缺乏产品运营能力。
该公司也在苦苦解决服务号和订阅号的问题,但麻烦的点是切换到服务号后如何规划功能和服务。
毕竟现在管理微信的人都是从事内容营销和品牌策划的人。
转向产品层面还是相当困难的。
本文到此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