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设计合适的薪酬体系?跟随行业标杆海底捞学习
如何设计合适的薪酬体系?跟随行业标杆海底捞学习企业管理思维 2019年1月19日 海底捞的薪酬体系是根据公司整体战略制定的。
任何公司的薪资都需要根据时间、地点、人员、机会来设定。
可见,海底捞之所以成为餐饮企业标杆,与其人力资源体系,尤其是薪酬体系的设计密不可分。
HR良好薪酬设计的重要性就充分体现了。
海底捞以其非凡的视野和理念在业务上独树一帜,让很多同行望尘莫及。
尤其是在员工管理和用人理念方面,值得很多企业主和职场人学习和思考。
正如一本关于海底捞的书所说:你永远学不会海底捞。
近日,海底捞的薪资管理系统横空出世。
看完这套薪资管理系统,大家都表示能理解为什么服务这么好。
海底捞不仅给顾客良好的服务体验,也给服务员提供了良好的福利。
海底捞的每个服务员都有底薪、提成、加班费、员工基金以及各种福利。
而且在海底捞呆的时间越长,工资就越高,因为还有工龄工资。
成绩单招股说明书中的数据一目了然。
三年来,海底捞门店数量不断扩大,从2015年的112家增至2017年的273家;总收入由57.57亿元增至106.37亿元;年利润由4.12亿元增至11.94亿元。
2017年净利润率达到11.22%,年复合增长率达70.5%。
招股书还显示,海底捞已成为中国首家营收突破百亿的国内餐饮企业。
过去的三年对于餐饮企业来说并不轻松。
整个营商环境不利于利润率低的传统企业。
原材料、人力、租金、能源等成本都在上涨,这也能得到财报数据的佐证。
海底捞的增长速度主要是由门店扩张带动的。
但与竞争对手相比,海底捞的翻台率高得惊人,达到了5,而竞品呷哺呷哺店内翻台率仅为3.3。
如此高的周转率加上门店数量,难怪海底捞的总营收一路攀升,竞争对手只能跟上。
数据显示,相比其他餐饮品牌,海底捞回收成本最快。
其单店每年可实现净利润约400万元。
投资开店一年之内基本可以收回所有成本。
然而,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赚到这笔钱。
出于对自身品牌形象和管理水平的担忧,海底捞几年前曾表示,绝不接受特许经营,所有业务均直接经营。
有机会开新店的人,大多是五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海底捞老员工。
这些人需要通过详细的KPI考核体系,从服务员做起,最终获得开店资格。
这个体系保证了海底捞的品质和品牌,但反过来又限制了门店的扩张速度。
培养人才需要时间,找到有开店资质、足够忠诚的老员工更是难上加难。
因此,海底捞未来的增长预期实际上是有限的。
另外,5的换手率已经接近饱和,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已经不大。
从现有的单店中寻找盈利点并不容易。
员工成本一直是海底捞支出的大头。
财报显示,2015年至2017年,海底捞员工成本从15.72亿元增至31.19亿元,占营收比重从27.3%增至29.3%。
这世上两全其美的情况很少见,好的服务必然价格不菲。
要将员工流失率降低到10%左右的低水平,财务激励自然是不可或缺的。
从这一点来看,赴港股寻求上市可谓是破局之举。
资本市场新筹集的弹药可能会用于进一步扩张。
如何让员工有主人翁意识,积极主动地工作?通过激励引导员工做公司想做的事。
设计激励时应注意以下几点: 1.短期激励。
缩短目标期和激励时间,每周给予直接激励,增加临时性、即时性激励。
随时准备对员工的特殊表现和突出贡献进行表扬或奖励。
2、尽力满足员工的需求。
员工的愿望是最强烈的。
在设计激励的时候,要考虑精神、荣誉、物质等各个方面,还要深入分析更具体的需求。
3. 明确目标和激励措施。
使用数据和示例使其清晰简洁。
无论是目标数据、激励政策,还是分配制度,都要站在员工的角度,用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语言来表达和描述。
4、激励措施要有创新性、新鲜感。
不断创新强大、刺激、符合团队“品味”、唤起人们欲望和需求的新玩法。
分配制度每年都会全面改变或完善,每个季度都会推出新的激励方案,每周都会实施激励。
5、激励措施丰富多样。
将各种目标结果细化为不同方向、不同阶段的结果和标准,并进行一定的组合。
从过程到结果,从小目标到大目标,都有激励设计,让激励无处不在,无处不发展。
力量。
老板为什么累?就是因为老板觉得自己太有能力了,总想用自己的智慧来解决公司的一切问题。
企业最大的智慧就是调动员工的智慧,让他们自动自发地解决问题。
只有这样,员工才能感受到企业体现的价值,员工才能不断增强成就感!在企业里,老板最大的价值就是实现员工的梦想和目标,让追随你、相信你的人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。
中高层管理人员最大的价值就是解放老板。
因此,选拔有积极性的高管,管理员工的积极性,是老板一生要做的事。
本文到此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