餐饮企业财产安全案例分析
餐饮企业财产安全案例分析 餐饮管理 2011年10月1日 作者:庄军 案例1:4名骗子先后设店主损失数万元。
某天下午2点左右,事件发生在芳湖A餐厅。
四名骗子冒充附近一家工厂的经理和员工,接连设下陷阱,让餐馆老板老秦落入陷阱。
两人先到了老秦的店,想要订位子。
“他们说是附近一家食品厂的,晚上办宴会要订三桌。
”老秦说,两人特意点了菜,三桌一共花了3000块钱。
点完餐后,他们说要把菜单给经理看,就带着老谭来到了食品厂门口。
“我看到经理从工厂里出来,看上去很时尚,所以我以为是真的。
”确定好菜单后,两人就回店里等待。
经理自称注重这顿饭的质量,想和老秦一起去买酒买菜。
到了超市,我买了蔬菜,准备买五粮液。
经理告诉老秦,如果用现金买酒,超出部分可以开具发票,公司报销后,可以给老秦每瓶50元。
“但是我的钱有很大的差异。
你能帮我吗?”假经理试探性地问老秦。
老秦犹豫了。
假经理打电话给两名下属,要求他们在店内缴纳5000元押金。
老秦给弟弟打电话确认——“我完全相信。
”老秦从自己的储蓄卡里取出一万元现金,交给了假经理。
付完钱后,他就再也没有回来。
老秦赶紧给店里的弟弟打电话,“他们说我们店里没有发票,所以不给我们押金。
”拿回5000元押金后,两人也人间蒸发。
老秦这才意识到,自己被人设计了。
点评:该案中,骗子之所以得逞,是因为老秦的“粗心”和“急于成交”。
从始至终,老秦一共犯了三个错误:第一,一般情况下,大顾客点餐要么在顾客办公室,要么在餐厅办公室。
为什么他们会选择在工厂门口订餐?在酒店大堂闲逛的人一定是酒店经理吗?你不应该以为从食品厂出来、穿着得体的人就是经理。
第二,我在超市买酒的时候,让老秦预付一万元,老秦居然预付了。
这里有一个嫌疑。
两名“员工”并没有来超市,而是故意邀请老秦来的。
当“经理”来的时候,他没有带足够的钱。
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不对劲,应该警惕。
第三,老谭和弟弟之间的“信息”被中断,这给了骗子可乘之机。
“员工”给了老秦弟弟5000元后,因没有发票,不得不退还押金。
这也很可疑。
对于这样的事情,老秦其实是可以避免的:首先,他必须提高警惕,不能盲目相信工厂里出来的“经理”;其次,当“经理”提出预付酒钱时,老秦应该提出付钱。
两个“员工”打电话叫他们过来,因为商场应该不远;再说了,即使前两点没有做到,老秦在弟弟向两个“员工”收了5000块钱,叮嘱弟弟提高警惕后,就应该这么做了。
如果没有接到他的电话,他就不能把押金退给他们,也不能把从银行取出的1万元交给“经理”,应该只给5000元。
做到这三件事,老秦就不会被骗了。
此外,在本案中,骗子使用了最常见的伎俩:1、欺骗他人,衣着得体,让人们误认为他是“经理”; 2、用福利引诱他,“让公司给你报销,每天都能拿到”给老谭50块钱一瓶酒”;3、分工协作,一边是“经理”案二:20名熟人共用8桌吃霸王餐,事件发生在长沙市四方坪一家餐厅,1月3日晚,约20名年轻人突然来到这家店,里面很热闹,几个人除了带来的饮料之外,手里还拿着几本杂志,服务员立刻热情的引导着,把他们引到了两张大桌子前,没想到,这些人是分开坐在一起的。
八桌。
服务员建议:“既然一起来了,就坐在一起吧。
”这里有一张大桌子。
”客人们拒绝了服务员的建议,说道:“我们愿意这样做! “这样我们就可以吃得舒心了。
”大家都来了,服务员见客人们似乎不好说话,便不再多说什么,立即点菜招待他们。
奇怪的是,由于只有两三个人。
一桌人多,应该没必要点太多菜,但每桌点的菜都在200多元,服务员立即善意提醒客人,两人或两个人没必要点那么多菜。
三个人。
“点多少是我的事。
”客人态度很粗鲁,这时候服务员才意识到这些人是带着什么不怀好意而来的,果然,当食物上桌的时候,八桌客人都被惊呆了。
都在互相走来走去,顿时整个大厅都充满了高调的寒暄和酒水,服务员回忆说,这群人在店里吃了一个多小时,吃饱喝足后,就没有了。
有人有付账的打算。
每桌都拿出一本杂志递给服务员。
因为不久前这家餐厅在这本杂志上刊登了广告。
广告内容是,凭借封面右下角的三角形符号图案,就可以去这家餐厅吃一顿“霸王餐”。
点评:这家餐厅的老板显然没有想到广告会带来这样的结果。
用消费券进行所谓的“霸王餐”促销方式并不少见,但来了这么多人,显然是怀有恶意。
从法律角度来说,这种消费行为是可以的。
但从道德角度来解释显然是不恰当的。
提醒餐饮企业在制定类似的促销活动时,要提前考虑好各种可能性,并有一定的限制,不要片面追求某种轰动效应。
本文到此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