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餐饮管理一瞥
香港餐饮管理一瞥 餐饮管理 2011年2月19日 香港餐饮管理一瞥 作者:请联系签名 香港是世界公认的美食天堂,美食家的天堂。
这座人口超过800万的城市里,有大大小小的餐馆一万多家。
它是世界上人均餐馆数量最多的地方。
香港是一座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城市。
几乎世界各地的所有颜色都可以在香港找到。
饮食文化既继承了这个小岛的传统习俗,又受到西方饮食潮流的影响,形成了独特而多彩的饮食文化。
在这里,无论是当地的大排档还是茶餐厅美食,你都可以品尝到从祖国大江南北到东南亚的各种风味,甚至还有西方的美酒佳肴。
香港人大多是广东人,所以粤菜自然最受欢迎。
香港的大街小巷,粤菜馆最多。
其中,已有50多年历史的好记酒家曾荣获“世界15佳餐厅”称号。
香港餐饮业特别是中餐馆的发展,对改革开放后的内地餐饮业产生了尤为深远的影响。
如今,中国大陆大部分酒店、餐厅的管理和服务都或多或少受到粤菜馆的影响。
20世纪80、90年代广东粤菜的流行与香港粤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比如当今行业中的一些术语,如“等待电话”、“卖清”、“付账”等,都是从香港餐饮业学来的。
1990年,笔者受河北省旅游局派往香港美丽华酒店(四星级)翠横口茶室实习,实习中餐管理与服务。
虽然16年过去了,但很多场景依然记忆犹新。
敬业敬业香港人均GDP位居亚洲前列,人均可支配收入非常高。
20世纪90年代经济繁荣时期,失业率约为0.4%。
大多数餐馆的生意都很好,可谓“车水马龙”、“人潮汹涌”。
每到周末和公共假期,餐厅都要安排200到300个等候桌。
作为实习生,我们平均每天工作12个小时,但如果每天都这样做,确实是一份辛苦的工作。
午餐时间只有半个小时,只有下午茶时间有点悠闲。
我记得当时我只有22岁,身体最好。
然而繁重的体力劳动仍然让我抱怨不已,更何况40多岁的楼层服务员?但他们个个精神抖擞,总是微笑着迎接客人,着实令人敬佩。
记得有一天,我加班到晚上11点。
当我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出餐厅时,值班的服务员依然微笑着为客人送行,丝毫没有疲倦的迹象。
要知道他们比我们早1个小时开始上班!这真的让我对你产生了敬意。
视顾客为上帝 香港有一些餐厅是24小时营业的。
从早茶、午餐、下午茶、晚餐到夜宵,食客的涌入并没有让服务员抱怨,服务员也没有因为让客人难堪而感到不高兴。
有一次,我为一桌“细菌痴迷”的顾客提供服务。
这桌顾客经常来,但这家人对经过严格消毒的餐具却没有信心。
他们每次总是准备一大碗,并在面前一一叫服务员。
当着客人的面将所有餐具放入沸水中烫是一项费力又费时的工作。
这时,销售柜台里挤满了人,我忙得不可开交。
当我站了一整天,看到我脸上露出不悦的表情时,大臣赶紧把他叫到一边,他亲自招待客人。
他不厌其烦地和客人聊家常,用开水烫餐具,没有表现出一丝厌倦。
这件事虽然很小,但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。
人尽其才 香港的劳动力成本非常昂贵。
20世纪90年代,楼层服务员的月薪普遍在6000至8000港元之间,高级管理人员的月薪则更高。
另外,店面租金非常昂贵,老板们压力很大。
所以,“资本家”用人是非常狠的。
工作伊始,大家都像陀螺一样旋转。
有时他们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,上厕所的时间也不超过5分钟。
有一天,我腹泻了,在卫生间呆了10分钟。
当我出来的时候,部长已经在外面看着手表催促我了。
在这种情况下,不可能一个人全职做这项工作,而是一个人做两个人甚至三个人的工作。
比如下午生意清淡一点,就会要求吧台工作人员、收银员、服务员做卫生或者叠衣服。
除了传菜之外,菜阿姨还会帮忙选菜、洗菜等,让大家真正做到物尽其用。
由于香港经济繁荣,失业率低,因此出现劳动力短缺的情况。
此外,餐饮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,是“青春饭”行业。
年轻女孩已经不愿意从事这样的工作了。
因此,一是员工年龄大大放宽;其次,招聘外籍工人,特别是来自中国大陆的工人。
可以说,满场的小姐姐几乎都是来自中国大陆。
吧台站的是一位60多岁的老人,打扫卫生间的是一位50多岁的阿姨,服务人员很多都已经是30多岁、40多岁了。
由于香港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,长者从事兼职工作的情况并不少见。
本文到此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